刚刚出版的2022年第七期《中国妇运》杂志,刊发题为《打造女科技人才全链条生态系统 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》的文章,聚焦天津市妇联联合十部门制定《实施“巾帼科技创新海河计划”的若干措施》,明确7大项、23条具体举措,打造引才、聚才、育才、留才全链条女科技人才成长成才生态系统,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,助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工作举措。
打造女科技人才全链条生态系统 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
天津约有女科技工作者18万人,占比超60%。女科技工作者是天津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草莓视频app在线下载,草莓视频app官网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,认真落实全国妇联、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《草莓视频app在线下载,草莓视频app官网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》《草莓视频app在线下载,草莓视频app官网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》,天津市妇联联合十部门制定《实施“巾帼科技创新海河计划”的若干措施》,明确7大项、23条具体举措,打造引才、聚才、育才、留才全链条女科技人才成长成才生态系统,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,助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。
一、统筹多部门联动,汇聚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合力
精准化调研
为做好政策起草,天津市妇联积极走访科研单位、科技企业等开展女科技工作者情况调研,并依托本地高校开展天津市女科技工作者调查数据分析,了解女科技工作者基本状态、职业发展、创新创业、社会参与和思想动态以及需求和期待等,为更加精准开展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夯实工作基础。
协同化推进
天津市妇联牵头协调科技局、教委、科协等十部门,想招法,出举措,形成天津支持女科技人才政策文件,并分条列项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,确保措施条条可落实,件件能落地,为天津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深入实施提供政策保障。
长效化落实
天津市妇联牵头成立了由市科技局、市教委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人社局、市卫健委、市国资委等十部门组成的“巾帼科技创新海河计划”工作领导小组,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定期召开会议,沟通信息、调查研究、总结经验、解决问题,为女科技人才对接政策、搭建平台、提供服务。
二、打造全链条生态系统,激活女科技工作者活力
聚焦战略需求——用才
充分发挥重大产业项目聚集人才作用,推动人才链、创新链、项目链、产业链深度融合。鼓励在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天津重点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、汽车、石油化工、航空航天等天津优势产业建立重大课题项目库,支持女科技人才“揭榜挂帅”;支持女科技人才参与国家及天津市工业、信息产业科技重大专项,推动产学研结合和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;支持女科技人才参与国际科技项目和国际科技组织,助力天津市科技人才“金字塔”塔尖更尖、塔身更强、塔基更实。
搭建载体平台——聚才
发挥“联”字优势,积极为女科技工作者搭建载体平台。一是搭建沟通交流平台。成立天津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,为女科技人员提供交流沟通、保障服务的平台。已吸纳南开大学、天津大学等36家单位会员和536名个人会员,涉及新能源、大数据、生态环境、生物医药、电子、农业等领域。二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。统筹“孵化器 + 产业园区 + 众创空间 + 创新大赛”等载体平台,为女科技人才创新创业、成果转化等搭建平台、提供服务。天津市妇联将持续打造女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大赛,为优秀项目提供全过程创业培训、项目辅导、资源对接等“一对一”跟踪服务,促进项目成长为科技创新型企业。三是搭建选优评优平台。吸纳更多女科技专家入选天津市科技专家库。组织天津市“最美女科技工作者”评选。鼓励科研单位设立女科技人才研究专项。适当放宽女科技人才在天津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、青年科技奖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评审中的年龄限制,多渠道做好优秀女科技人才宣传,营造良好社会氛围。
加大培养力度——育才
紧扣女科技人才成长需求精准施策,促进女科技工作者建功成才。一是注入思想强心剂。天津市妇联将通过巾帼大宣讲等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政治引领,弘扬科学家精神,强化国家意识,厚植家国情怀,增强女科技工作者“创新科技、服务国家、造福人民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二是吃下培训定心丸。加强对女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培训,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技能;创造条件吸纳更多女科技人才参与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;在项目立项、职称评聘、职务晋升等方面,对优秀女科技人员予以优先考虑。4月23日~24日,天津市妇联举办科技创新领域女企业家关爱赋能培训班,60余名科技型女企业家参加线上线下培训,增强其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的信心决心。三是搭建参政议政桥。吸纳天津市女科协会长为市妇联执委。提高女科技人才在天津市重大科技战略咨询、科技政策制定和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编制等参与度。鼓励各级科协组织以及科技社团中提高女科技工作者比例。鼓励各级人大、政协推荐优秀女科技人才,拓宽女科技人才参政议政渠道,鼓励支持女科技人才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民主决策。
做细人文关怀——留才
聚焦女科技人才所需所盼,推动完善女科技人才公共服务政策,积极培育拴心留人的社会环境。女科技人员可自愿选择60周岁或55周岁退休;鼓励各高校保留女科研人员在孕哺期的研究生招生资格;对由孕哺期女科技人才承担的在研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,可在项目执行期结束前6个月申请延期一年。2022年3月,天津市妇联联合多部门举办“致敬科技创新她力量”宣传展示暨关爱服务活动,为全市140余名优秀女科技人才送去慰问信和节日礼物,并联合天津经济广播设置专栏宣传优秀女科技人才,积极营造尊重人才、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,让女科技人才来得了、用得好、留得住。
三、加强区域化融合协同,集聚京津冀三地资源优势
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创新资源最为集中、科技创新成果最为丰硕的区域之一。天津市妇联加强与北京、河北妇联联系,强化区域化协同,汇聚区域化战略资源优势。
加强对话交流
2021年12月9日,三地妇联联合举办“科技引领 协同创新——京津冀女性发展对话会”,从不同视角探讨如何以巾帼力量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,助力女性抢抓机遇、迎接挑战、创新发展。活动当日吸引71.5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,后期超200万人次观看回放。
加强典型宣传
为进一步扩大榜样辐射带动作用,三地妇联共同举办“科技创新增活力,巾帼建功京津冀”优秀科技女性风采展播,通过三地多平台全媒体线上视频专题展播,充分展示三地女科技人才在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中的“她力量”“她智慧”“她精神”“她风采”,引领女科技人才始终听党话跟党走。
图文来源:《中国妇运》
|